浪子回頭

耶穌又說:「某人有兩個兒子。小兒子對父親說:『爸爸,請把我應得的家業給我。』父親就把財產分給他們兩兄弟。

過了不多幾天,小兒子收拾一切,到遠方去了,在那裡生活放蕩,浪費錢財。他花盡了一切所有的,那地方又遇上了嚴重的饑荒,就窮困起來;於是他去投靠當地的一個居民。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,他恨不得吃豬所吃的豆莢,可是沒有人給他。

他醒悟過來,說:『我父親有那麼多雇工,又有豐富的食物,我卻要在這裡餓死嗎?我要起來,到我父親那裡去,對他說:爸爸,我得罪了天,也得罪了你,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,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!』

於是他起來往父親那裡去。他還在遠處時,他父親看見了他,就動了慈心,跑過去抱著他,連連與他親嘴。

兒子說:『爸爸,我得罪了天,也得罪了你,不配再稱為你的兒子。』

父親卻吩咐僕人說:『快把那最好的袍子拿來給他穿,把戒指戴在他手上,把鞋穿在他腳上,把肥牛犢牽來宰了,我們要吃喝快樂,因為我這兒子是死而復活、失而又得的。』他們就歡樂起來。」  --聖經 新約 路加福音15章11-24節

親愛的朋友:

您喜歡這個故事嗎?耶穌基督用這個比喻使人明白,上帝是多麼歡樂的接納人真心的懺悔!

歐洲歷史中最偉大的畫家之一,林布蘭,離世前完成的最後作品,就是這幅經典畫作。浪子的衣衫襤褸、磨破的鞋、近乎掉光的頭髮,以及消瘦的面容,充分的表現了他可憐無助的處境。在大片暗黑色塊的圖畫中,父親安祥的臉龐成為最明亮顯著的焦點。在父親的下懷,小兒子好像平安沈睡的嬰兒一般,舒適安全的埋入其中。父親的雙手,不重不輕的貼撫在孩子的肩背上,成為浪子唯一的、最大的安慰和保障。細細注視父親的神情,林布蘭將他對孩子「死而復活、失而又得」的情感栩栩如生的表露無遺,以寧靜力量震撼人心靈最深之處。浪子回頭,使父親的心靈得到最大的滿足、平安,是無比的歡樂。

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,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, 1669

試想:倘若這個小兒子收斂一些,還懂得維持一點生財的生意或投資,這個故事將會如何改寫?

很可能,浪子一輩子不會因為窮途末路而徹底悔悟。很可能,浪子永遠不會有機會在回到父親的懷抱之中。靠著父親分給他的家產,他也能走完人生道路,卻永遠不知道自己得罪了天,得罪了父親。

我們何嘗不是在這世界漂泊的一位浪子?

我們享用大自然的恩物以維持生命,不曾為所呼吸的空氣,所引用的水源付出相對的酬謝。然而我們的人生卻時常任意妄為,在人可見或不可見之處犯罪作惡。我們不一定是比浪子更好的好人,我們只是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健忘、麻痺而已。上帝樂於將所造的萬事萬物賜給人,但也明確的向人啟示:我們得罪了天,得罪了人,我們需要悔悟。

當王孫賈問孔子:「與其媚於奧,寧媚於竈,何謂也?」
(白話:與其祈禱較尊貴的奧神的保佑,不如祈禱有實權的竈神的賜福,這話是什麽意思?)
孔子答道:「不然,獲罪於天,無所禱也。」
(白話:不對。犯了滔天大罪,怎麽祈禱也沒用。)

獲罪於天,我們還能如何呢?
基督教信仰本於上帝藉聖經的啟示,清楚的指引了這個問題的出路。上帝因為愛我們,賜下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世,為我們的罪犯付出代價,使我們不致滅亡,使生命能按其本質進入永恆。

你願意像浪子一樣回頭,投入上帝的懷抱之中嗎?你願意承認自己並不能真正處理所犯的一切過犯罪惡,積極的尋求真理導引嗎?

我們歡喜的期待,你與我們一起,也回到天父的家中。